心理健康咨询热线:18607178947
“诡辩式父母”:如何打破家庭中的情感困局?
“妈,我这次考试进步了10名!”“哦?那怎么还没进班级前五?隔壁小张早就稳居前三了。”“可是我已经尽力了……”“别找借口!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学习到凌晨!”这样的对话是否似曾相识?父母看似在“讲道理”,实则用逻辑陷阱否定孩子的感受,甚至将矛盾归咎于孩子不够努力、不够懂事。心理学将这类父母称为“诡辩式父母”,他们擅长用“为你好”包装控制欲,让孩子陷入“怎么做都是错”的困境。一、双重束缚:诡辩式父...
随着升入初三,孩子们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光要面对平时的月考、期中/末考试,还要准备中考,学习上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最近我们接访了一个初三孩子,家长说孩子总是莫名哭泣,烦躁不安,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家长该怎么开导情绪低落的孩子呢?01鼓励孩子宣泄情绪孩子莫名哭泣,烦躁不安,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合理的限度下宣泄自己的情绪。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
孩子的“隐形攻击”,正在伤害父母!
当提到孩子表达愤怒、不满的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发脾气、哭闹。然而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表现得挺乖,很顺从,但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明明能吃完的饭,总要剩最后一口;催他走快一点,他反而不慌不忙,慢得出奇;你问他什么,他要么沉默以对,要么回答都行/随便/无所谓;更气人的是,每次犯了错,批评他,他总是虚心接受,却坚决不改。这些行为,比起正面发脾气、哭闹,更令家长感到气愤、无语。...
"陷入焦虑、陷入恐惧、陷入不安、陷入悲伤或陷入抑郁,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到的心灵困境。但对青少年来说,要理解和走出自己的困境,会更加艰难,因为他们往往是初次遭遇,心灵尚未成熟,所以更加脆弱。"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避风港,更是他们治愈心灵创伤的最佳伙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以温暖的陪伴,帮助抑郁的孩子重获心灵的阳光。01 倾听,成为心灵的倾诉者对于抑郁倾向的孩子来说,倾诉是愈合的第...
深夜11点,一位咨客发来紧急求助:“10岁女儿突然说活着没意思,我该说什么?” 屏幕这端的我,想起上周接诊的16岁抑郁女孩小A。她第一次向父母透露活着没意思的念头时,得到的回应是:“小小年纪懂什么痛苦?你就是手机玩多了!” 一年后,她休学在家躺平时,父母才意识到——孩子那句“活着没意思”,从来都不是矫情,而是最后的求救信号。 儿童存在主义困惑的心理学本质...
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提出:自尊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人格之一,表扬和自尊同起同落,翻译成白话就是孩子越夸表现越好。接受了这一思想体系后,很多家长无论孩子做什么,结果如何,家长的嘴里都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美/帅!”“太厉害了!”……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不恰当的表扬、称赞和鼓励,只能培养出自尊心极强、输不起、容易放弃、缺乏自信、不敢挑战的玻璃心孩子。被误解的鼓励式教育鼓励式教育需要一定的技...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这是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厌学并非问题本身,只是一个表现。厌学现象的背后,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早年分离、亲子关系、家庭问题、网络成瘾及各种心理障碍等。家长如果只处理厌学问题,忽略厌学背后可能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失去理解孩子真正的困难和痛苦的机会,也错失了帮助孩子成长的时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厌学背后的那些原因以及怎么帮助孩子回归正规。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看不到希望原因 |...
孩子厌学会经历什么?怎样才算是走出困境?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恢复正常,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否承担责任,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孩子基本上都得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消极抵抗期这时候的孩子他还可以上学,还能承担一小部分责任,但是明显力不从心,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对学习消极、逃避作业经常糊弄,或者是完全不写,而且动不动就会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想要请假,可是去...
家长对孩子的赞美林林总总虚假的、真实的、引导的、夸张的、没来由的 ....这一切的语言,都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或者更有自信但有没有想过:过渡的赞美和褒奖,会怎样?PART.1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一组简单的数学题,解完后给每人一句反馈。›› 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 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心。”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
自卑的小孩,内心充满了痛苦,充满了对自己的贬低。在机会面前,不敢表现,小手心里掐出了血印子,都不敢跟老师报名合唱团。心灵深处渴望欣赏,渴望维护自尊,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哈佛心理学家库珀提醒父母,孩子如果有这6个迹象,说明你的教育,造成了孩子的自卑,父母应该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01孩子做事总是畏畏缩缩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简单,动不动打骂孩子,就会造成孩子自卑,从而让孩子干什么都是畏畏缩缩的。...
这几年,关于孩子抑郁、跳楼、诱导“自杀”的新闻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不解:我们小时候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也太难养了!那么问题来了,以前的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一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概念或意识。对于孩子的一些极端或异常行为,统一归结为“不听话”“想不开”;二是,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圈子有限,对外面的人和事知之甚少。虽然没有数...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这相当于5个孩子里边,就有一个抑郁症,10个孩子里边就有一个重度抑郁,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识就是矫情,所以才会心情不好,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会加快认知衰退的速度,增加日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最严重的是,抑郁症是导致青少...
许多家长困惑:为什么我明明付出了全部心血,孩子却总说“感受不到爱”?其实,爱的表达不是物质的堆砌,更不是“为你好”的一厢情愿。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爱,取决于父母是否在细节中传递了“情感联结”的信号。 今天分享3个关键点,用心理学视角告诉你,如何让孩子真正被“爱”填满。...
“妈,我明天考试,现...
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很多家长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抑郁了?爸爸妈妈是不是常常说一些类似的话:我不逼他的呀,我们真的对他没有要求呀,我们家里很民主的,都是和孩子商量的,我们都是征求孩子意见的,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啊……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会崩溃大哭,会不想去学校,会觉得活着那么累、那么辛苦呢?在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中,他们多半觉得自己无比糟糕,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自己竟然还那么难受,太没用了;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
常听见周围的父母夸赞这样的“小大人”:•二叔家那娃,还不如灶台高,就变着花样给爸妈做饭,只为他们能在家多陪陪自己。•邻居小王肩负父亲“光宗耀祖”的家族使命,从小被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想尽办法逗妈妈开心,至今也不明白,妈妈为何一天到晚哭丧着脸。•有的主动辍学,只为帮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因为实在受不了父母为了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有的则不停“生病”“逃课”,因为只有这样,...
家附近有家早餐店的肉饼做得很好吃,我经常在那里吃早饭。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吃早餐,因为那个小男孩长得很可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母子二人买了很多肉饼,小男孩吃得很开心。妈妈也拿了一个想吃,小男孩却狠狠的将妈妈的手拍开了,肉饼也掉到了地上。他将桌子上所有的肉饼都划到自己跟前,愤怒的对着妈妈喊:“都是我的,你不许吃!”我们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妈妈该好好管教孩子一下了,结果,...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有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的时候:● 动不动就哭闹;● 吃饭磨磨蹭蹭,非要看动画才肯吃;● 一让练乐器就不情不愿,东张西望;● 写作业不专心,教了好几遍都学不会…...在孩子小时候,惹家长发火通常是孩子哭闹、怎么说也不听的时候,而上了小学之后,就到了爆发期。有一位妈妈朋友,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还信誓旦旦,表示绝不发火,一定耐心、温柔地教孩子。从一年级开始陪写作业,没想到刚过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