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圣心安诺 咨询范畴 专业咨询团队 门店环境 咨询流程 咨询案例 心理科普 联系我们
咨询案例
咨询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案例 > 内容

抑郁症会不会复发?| 关于抑郁症的 5 个真相

微博上有一个叫走饭的网友,2012 年曾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段话:


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这大概是网络对于抑郁症比较早的记录。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条微博下面已经有 100 多万的留言,14 万的赞,每天依然有大量的拥入的粉丝来留言。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有 3.5 亿的抑郁症患者。2019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 6.9%,估算约有 9500 万患者。

 

这也就意味着,也就是每 15 个人中,可能就有 1 个是抑郁症患者。我们的身边,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家人,都可能有抑郁症患者。

 

抑郁真的可能找上每一个人,而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却还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想和大家谈谈关于抑郁症的 5 个真相。

 

 

1、抑郁症是像感冒一样的疾病

而不仅仅是情绪发作

 

 

对于抑郁症而言,低落、不开心,只是疾病下的一种症状表现而已。
 

就好像感冒,我们往往会出现咳嗽、流涕的症状,而这只是我们受到细菌、病毒感染之后表现出来的症状而已。

 

抑郁症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障碍,病人在发作的阶段,脑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下降。而这样的激素变化带来的状态变化也可能不仅仅是情绪。
 

他们还会表现出更多不同的症状,比如失眠或者嗜睡,暴躁、焦虑、头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最可怕的是忽视了这些身体的提醒。

 

 

2、抑郁症可能会伴随一生

但也可以和它和平相处
 

 

抑郁症的确容易复发。

 

根据一项 15 年的队列研究,抑郁症的终身复发率高达 80%,头五年未曾复发的治愈患者,在之后的十年里也有 50% 出现复发。
 

003

 

但抑郁症患者并不是一直处于抑郁状态中,而是会有抑郁发作阶段。就好像一颗坏掉的牙齿,时不时会痛起来。

 

在发作期,内心体验极度痛苦;突然哭起来,反复絮叨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在缓解期,痛苦折磨会大幅降低,对生活的影响也会减轻。

 

抑郁发作期从几天到几周,甚至到 6 个月或更久。

 

持续有效地治疗,更重要的是帮助抑郁症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减少复发的可能。

 

 

3、不需要刻意

逗抑郁症患者开心
 

 

抑郁发作期间,病人的情绪体验会变得「空白」,动力会变得低下,对自己的认识会偏向负面,食欲和表达欲都可能会下降,我们做的那些事,可能暂时触动不到他。
 

不过这种特别的对待,会被患者接收到,但效果并不确定。

 

可能会被理解为「关心我的方式」,也可能会被曲解为「这代表我不正常」或者「你说的我做不到,压力很大」。

 

更好的做法可能是顺势而为,推波助澜。如果他想坐着晒晒太阳,那就陪他晒太阳,而不是让他出去走走。

 

倾听他想要的,而不是给更多的「指导」建议。

 

 

4、乐观的人也会得抑郁症
 

 

「爱笑」「乐观」并不能保护一个人不得抑郁症。目前没有研究发现,笑或者乐观的人更少得抑郁。
 

本质上,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和生理基础,任何人都有得抑郁症的可能性。

 

另外,抑郁症往往只有处在发作期,它的种种症状才会显示出来。

 

我们似乎可以认为:生性乐观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在抑郁发作期间,她将暂时变得不再乐观。

 

 

5、抑郁症不会传染

但也请照顾好自己
 

 

我们总说需要对抑郁者给予更多的爱和包容,但也别忽视了陪伴者。
  

陪伴的人往往因为疲惫和缺乏支持、理解,自己的压力很大,也可能会处在抑郁状态。这不是传染,而是疲劳、压力、自我关怀有限的一种结果。

 

如果感到需要帮助,可以试着找一些抑郁症小组,找到一群一起陪伴抑郁症的人,更容易获得归属感。

 

抗击抑郁是场持久战,照顾好你自己,他才能在你支持下走得更远、更坚定。

 

 

关于抑郁症,其实,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多,甚至我们都还搞不清楚,身体里的哪部分出了问题让我们变得如此「脆弱」。

 

正确认识和理解抑郁症,是我们和社会要共同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我们才刚刚开始。


 


武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8607178947工作时间:09:00--18:00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建设大道700号香格里拉中心23楼2304室
©武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鄂ICP备2024061002号-1
二维码二维码
  • 在线顾问当前24人正在咨询...
  • 心理在线客服邀请与您对话点击查看
  • 您有一条新消息:1接受对话
  • 在线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