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咨询热线:18607178947
来访基本情况
初三男孩,经父母陈述和评估观察,主要问题有:
1、多次自伤行为。胳膊上很多深浅不一的痕迹;
2、情绪低落。莫名烦躁、发怒;经常一个人无法控制地默默流泪;
3、回避以往的人际交往。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漠不关心;
4、厌世、厌学。成绩一落千丈,有不好的想法,觉得自己人生无望,认为“S亡是一种解脱”“自己走了,父母也就松口气了”。
第3阶段:梳理痛苦承受技巧、减轻内心痛苦
与孩子共同讨论关于“痛苦”的看法,梳理在不同情境、不同场所中出现痛苦体验和自伤冲动时转移注意力、自我抚慰的技巧,引导其从以往的经历中发现积极的资源,赋予内心力量、减少自伤行为。
第4阶段:调整家庭关系、恢复人际效能技能
引导孩子通过回忆以往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体验,并鼓励其勇敢地尝试主动重建与同学和好友的联结,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重建自心,恢复备考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
咨询效果
经过心理干预,孩子自评其内心的痛苦程度从9 分下降至1分,有了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偶有情绪波动,但能自我调节,不再自我封闭。
家长也反馈孩子情绪状态比较稳定,乐观积极很多。高考结束后,小A主动给我报喜,自己如愿考入理想的大学。